1) 「鱼与熊掌」分别比喻什么? a) 鱼:礼;熊掌:义 b) 鱼:生命;熊掌:义 c) 鱼:生命;熊掌:财富 d) 鱼:生命 熊掌:善端 2) 为何以熊掌代表「义」? a) 没有原因 b) 因为罕有 c) 因为孟子喜欢 d) 因为古代「熊」有「义」的解释 3) 孟子举出了“行道之人”和“乞人”不愿接受施舍的例子,目的是: a) 借款人们应该舍生取义 b) 指出每个人都有羞恶之心 c) 说明人们顺应本心的方法 d) 突出人们看到利忘义的可悲 4) 作者说有些人「乡为身死而不受」,他们「不受」的是什么? a) 认为不义之财太少 b) 认为接受不义之财是贫心的表现 c) 认为接受不义之财会被人嘲笑 d) 认为接受不义之财是侮辱人格的行为 5) 以下哪一个不是孟子指出有些人为了得到而「失其本心」的? a) 华美居室 b) 高官厚禄 c) 充饥汤饭 d) 妻妾侍奉 6) 「本心」是什么? a) 是非之心 b) 利欲熏心之心 c) 见利忘义之心 d) 舍生取义之心 7) 孟子认为谁有「本心」? a) 贤者 b) 所有人 c) 有钱人 d) 认同儒家思想的人 8) 为何人皆有本心,但看似只有贤者有「本心」呢? a) 保持勿失 b) 贤者虚伪 c) 贤者懂保护本心 d) 贤者有贤者之石 9) 在生和义的抉择中,孟子指出人应「舍生取义」。以下哪项不是《我所欲也》中举出的例子? a) 鱼与熊掌的抉择 b) 救助将堕入井中的孺子 c) 为优厚的俸禄放弃原则 d) 流浪的饥民和乞丐不受嗟来之食 10) 万钟于我和何「加」焉?的加是什么意思? a) 添加 b) 加价 c) 好处 d) 添丁 11) 孟子提出了「本心」的概念。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 不是人人皆有「本心」 b) 贤者能够保持「本心」,因为他善用智慧 c) 「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 d) 人们不会为了名声、财富,放弃「本心」 12) 以下哪项最能表达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的立场? a) 克己复礼 b) 人性本恶 c) 人性本善 d) 顺应自然 13) 以「鱼与熊掌」论证人在两难时舍生取义,是运用了哪种论证手法? a) 对比论证 b) 引用论证 c) 举例论证 d) 比喻论证 14) 故患有所不「辟」也 a) 隐藏 b) 到达 c) 躲避 d) 难过 15)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 」句中「奉」的意思是: a) 赞叹 b) 奉上 c) 接受 d) 侍奉 16) 所欲有什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a) 如果 b) 随便 c) 不过 d) 接受 17) 以下哪项是「反面论述」的观点? a) 见利忘义是丧失本心 b) 行道之人与乞丐 c) 舍生取义是人之本心 d) 鱼与熊掌 18) 「死亦我所恶(《鱼我所欲也》) 」句中「恶」的意思是: a) 凶恶 b) 厌恶 c) 恶心 d) 恶习 19) 「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句中「弗」的意思是: a) 不 b) 仿佛 c) 郁闷 d) 送葬时引棺木的大绳 20)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句中「与」的意思是: a) 呢 b) 吗 c) 和 d) 与否

孟子 《鱼我所欲也》

લીડરબોર્ડ

દૃશ્યમાન શૈલી

વિકલ્પો

ટેમ્પલેટ બદલો

આપોઆપ સંગ્રહ થયેલ 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