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下生物的生態關係,何者為生產者? a) 含羞草 b) 螞蟻 c) 人 d) 山豬 2) 下列哪個區域的食物網可能是最穩定的? a) 熱帶雨林 b) 沙漠 c) 溫帶草原 d) 寒帶森林 e) 深海 3) 調查某個區域的植物,比較適合用什麼方法? a) 樣區法 b) 捉放法 c) 火燒法 d) 自動相機法 4) 使用樣區法調查蕨類,將棲地劃分為20個樣區,抽查3個樣區後平均1個樣區是15株蕨類,則此棲地可能有多少蕨類? a) 3 b) 45 c) 5 d) 300 e) 200 f) 150 5) 使用樣區法調查蕨類,將棲地劃分為20個樣區,抽查3個樣區後結果是3/5/7棵蕨類,則樣區的平均大約為幾棵? a) 15 b) 8 c) 6 d) 5 e) 3 f) 4 6) 使用樣區法調查蕨類,將棲地劃分為20個樣區,抽查3個樣區後結果是3/5/7棵蕨類,則此棲地大概有多少蕨類? a) 80 b) 50 c) 60 d) 100 e) 150 f) 300 7)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請問螳螂是哪種生態角色? a) 生產者 b) 分解者 c) 一級消費者 d) 二級消費者 e) 三級消費者 8) 小丑魚住在海葵裡面但不會被吃掉,請問兩者是什麼關係? a) 寄生 b) 互利共生 c) 片利共生 d) 掠食 e) 競爭 9) 以下敘述何者屬於「一個族群」? a) 一堆草 b) 很多植物 c) 很多昆蟲 d) 很多台灣獼猴 10) 以下敘述何者為「許多族群構成的群集」? a) 很多顏色的大理石 b) 很多非洲大蝸牛 c) 很多花花草草 d) 很多不同品種的狗 11) 蜜蜂採了花蜜後可以存在蜂巢中,蜂農再開採來販賣,請問生產蜂蜜的蜜蜂是哪種生態角色? a) 生產者 b) 一級消費者 c) 二級消費者 d) 分解者 e) 清除者 12) 細胞中的哪一構造最可用來判定此生物是否為生產者? a) 細胞壁 b) 液胞 c) 粒線體 d) 葉綠體 e) 細胞核 13) 碳循環中,哪個事件可以減少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a) 分解作用 b) 燃燒作用 c) 光合作用 d) 呼吸作用 14) 一個生態系所能供養的單一族群的最大數量,稱為該地區對此種生物的 a) 最大量 b) 負荷量 c) 極限量 d) 生存量 e) 群集量 15) 一個生物族群的數量開始下降,可能跟哪個事件關係較小? a) 出生率降低 b) 死亡率降低 c) 死亡率提高 d) 遷入量減少 e) 遷出量增加

七下自然-族群與生態

לוח תוצאות מובילות

סגנון חזותי

אפשרויות

החלף תבנית

האם לשחזר את הנתונים שנשמרו באופן אוטומטי: ?